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Katie PANG

[治療室內究竟發生什麼?] 小朋友的表達空間

很多時別人聽到我是表達藝術治療師,就會問我教什麼。其實我不教什麼,我只是營造一個環境讓人安全地透過藝術去表達自己。


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要表達自己其實並不容易。很多時我們會考慮對錯;考慮話說出來會造成什麼回響;又或者有些時候,感覺太複雜太抽象,根本就「說」不清。


藝術有一種很神奇的魔力。藝術沒有對錯好壞等標準(技巧訓練、設計、表演除外), 所以能引發很多不同的聯想和可能性。情緒很難用言語去表達,但透過不同藝術媒介,例如:顏色、質感、形態、聲音、動作、力度、速度等,將抽象的感覺立體地呈現和表達,表達了,我們心裏便舒服很多。當感覺透過創作表達了出來,我們便可以與情緒保持較客觀的距離,並以不同角度去審視作品,剖析自己的心理狀況。就好像一個人肚子痛,排了出來就舒服多了,醫生和病人也可從中尋找肚痛的原因。


治療師所觀察的不止是作品,表達過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元素。治療師會觀察個案創作時的動態、說話的語氣、表情、細至眼神、呼吸的速度等,都足以表達個案那一刻的心理狀況。

曾經有一個受情緒困擾的小學生,拿著一個皮球,用大人的說話去駡皮球:「你為什麼總是不合格?你無鬼用!」我們不難估計他是在學大人罵他的方式去駡皮球,而皮球就好像他自己。說完後,他說要把皮球丟進垃圾桶,那一刻我是心痛的。他走到垃圾桶前,猶疑了兩秒,然後將球放在垃圾桶外面;跟着又把它移離開垃圾桶,放在較近我們之間的位置。他也和我一樣,心痛皮球被丟進垃圾桶。他懂得憐惜「皮球」, 懂得愛惜自己。


究竟我教什麼?我教的,就是讓人用不同方式去表達自己,學習去做自己的「醫生」;明白每人都可以表達自己,容許自己去表達;教人去做自己,愛自己。





72 views0 comments
Post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